• 國內經濟內循環,環保行業市場如何發展?

    我國的大氣污染防治起始于1970年,從彼時的“酸雨之殤”,到現在的“穹頂之下”,先后發起了“控制酸雨”、“大氣十條”、“藍天保衛戰”等一系列的治理行動。污染防治指標也從火電脫硫到火電脫硝除塵,直至當前的鋼鐵、水泥、玻璃等非電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,甚至部分行業分時段的停爐限產。可以看出,環保行業市場完全受環保政策指標的影響。

    ?

    從政策端來看,我國大氣排放治理市場的發展趨勢為:區域治理節奏逐年放緩,行業超低排放穩步推進。受邊際效應影響,京津冀秋冬排放治理指標相比2013年已大幅降低,未來或將繼續呈現逐年放緩的減排指導;而隨著火電改造完成度達到80%,我國的超低排放政策也將移向鋼鐵與焦化行業,據此判斷,未來超低排放的主要陣地將會逐漸過度到水泥、玻璃、電解鋁、陶瓷、碳素等主要排放源行業。

    ?

    當前,煙氣除塵、脫硫、脫硝是大氣污染治理的三大業務板塊,估計2019年我國脫硫脫硝行業的規模超過1300億元,其中新增市場容量超過600億元,改造市場容量超過700億元。且隨著國家大氣污染法規標準越來越嚴格,未來5-10年將是中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時期,市場容量將繼續保持在10%左右的增幅。

    ?圖.jpg

    ?2010-2020年中國脫硫硝行業市場曲線圖


    2020年大氣治理市場現狀及預測分析:

    ?

    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、區域性、季節性特征。國家節能環保政策的推出時機、政策內容和力度等,都會對大氣污染治理產生直接影響。此外,大氣污染治理工程主要依附于主體工程,因此主體工程所處行業的景氣度、區域性和季節性也直接影響著大氣治理的環保市場。

    ?

    ?

   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,受新冠疫情、洪水災害及國際紛雜的政治環境影響,市場活力嚴重減弱,很多中小企業生存艱難。各種因素影響下,國家提出啟動經濟內循環,本已產能過剩的工業競爭將更加激烈,可以預見未來大量的工業類企業會被淘汰或倒逼。近日,沿海一些省份已經出臺文件關閉大量的化工企業。而大氣環保治理領域,一方面,執法力度相對減弱;另一方面,中小類高污染企業向西北轉移,中大型國企、央企也在進行搬遷或升級改造。整體來說,2020年大氣治理市場將嚴重萎縮。

    ?圖2.jpg

    針對大氣行業的特點和各方面影響因素考慮,作為中小環保企業,要想發展生存下去,一方面需要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,另一方面要堅持創新,掌握相關的核心技術;此外,還要充分利用好相關政策和資金的扶持。只有努力和堅持,我們才能迎來市場復蘇的那一刻。

    ?

    來源:環保產業研究院

    責任說明: 本文為轉載,來源知乎網(原作者:博萊達環保)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站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[聲明]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

    返回首頁

    icon
    020-31076382
    icon
    icon
    icon
    icon
   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看